聚焦新教材

教学论坛

  • 人机协同背景下物理跨学科实践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陈刚;

    本文探讨了人机协同背景下物理跨学科实践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教师协同教学、跨学科内容学习、教学方式及学习评价的局限性.通过分析人机协同的可行性,提出应对策略:重塑角色定位,统整大概念,创新实践模式及优化评价管理.

    2024年22期 v.42;No.81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从惯性趋从到调试创生:新课标背景下不同适应类型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实施特征分析

    彭佳;于海波;冯薇橦;高琳然;

    研究基于针对初中物理教师的304份调查问卷与12份访谈资料,考查了不同新课标教学适应类型教师的教学实施特征.研究发现:(1)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念与新课标课程理念匹配度、教学实施内在动机、教学实施自我效能与教学实施行为表现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新课标教学适应性整体呈现“Ⅰ-调试创生型>Ⅲ-顺应偏航型>Ⅱ-同化确认型>Ⅳ-惯性趋从型”的分布特点,随着教师新课标适应性的提升,其教学实施内在动机、教学实施自我效能与教学实施行为表现呈现递增趋势;(3)不同适应类型教师在性别、教龄、第一学历之间的分布呈现参差错落态势,新课标教学实施困难感知与培训需求之间呈现多重异质特征.

    2024年22期 v.42;No.81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初中“质量与密度”微观模型建构与应用

    胡国栋;孙庆全;邢红军;

    针对初中物理教材“质量与密度”章节对质量的定义与密度的定义存在的不足,通过建构质量微观模型,明确质量定义中“物质的多少”的含义,进而借助模型对密度概念的微观本质进行探讨,诠释密度是物质“疏密程度”的反映.建议物理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重视学生物理模型思维的培养.

    2024年22期 v.42;No.81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10年国内中学物理实践性作业研究现状和展望

    李德萍;郭晨跃;张静;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实践作为新增的课程内容一级主题,使得关于中学物理实践性作业的研究更加受到学术界关注.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0年来国内有关实践性作业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践性作业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制作类和实验类;作业设计关注初中学段和力学主题;研究方法以经验研究为主;作业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缺乏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的增值性评价的研究.从文献数量变化趋势看,未来跨学科实践性作业可能会成为实践性作业研究的热点.

    2024年22期 v.42;No.81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材研究

  • 中新两国初中物理教材跨学科内容的比较研究——以“光现象”为例

    周政;谢丽;

    以中国和新加坡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光现象”章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五个维度对其跨学科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国教材中的跨学科内容主要分布在正文和专栏部分,其目的在于解释和拓展知识.然而,大多数跨学科内容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低,且主要偏向于理工整合.因此,建议我国教材在今后的编写和修订中应注重多学科融合,拓展跨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将其有机融入实验探究中,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22期 v.42;No.81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大主题教育进教材的实践进路与实施策略——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

    徐月;邓丽平;

    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是提升新时期课程建设水平和完善课程教材体系的本质要求.本文结合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编修实践,探讨重大主题教育进教材的实践进路与实施策略,为教材编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有效开展教学探索、推动学科育人目标达成奠定基础.

    2024年22期 v.42;No.81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现代教育技术

  • 使用GeoGebra探究冰凸透镜取火的可行性

    杜文家;李景志;

    为探究冰凸透镜取火的可行性,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冰凸透镜取火的原理,然后利用GeoGebra软件进行了定量讨论,分别以点燃白纸和点燃可燃气体为例,结合GeoGebra图像计算了取火时间,证明了冰凸透镜取火的可行性,并得出了冰凸透镜点燃指定物质所需的大致时间与冰凸透镜尺寸及焦点位置的关系.

    2024年22期 v.42;No.81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

    黄子橙;

    针对初中物理课堂和高中科技节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中出现的问题,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经过画图设计、评价改进、动手制作及模型展示等一系列创新环节,创作出一款集高成功率、高可见度、高趣味性、高安全性和高数字化于一体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效果震撼,数字加持,思维拓展.

    2024年22期 v.42;No.81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区域教研

  • 基于PTA量表的县级初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测评与实施建议

    高岱亮;

    以300名烟台市某县级初中学生为被试,以创新素养测评的PTA量表、测试问卷及教师展示课为工具,对初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进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学生能根据学习情境提出相关问题,但创新思维的表现程度不高;不同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差异较大.(2)多数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较强,而“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3)学生的“创新猜想”能力较弱,多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较强.(4)县级初中学生创新素养表现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针对测评结果提出提升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施建议.

    2024年22期 v.42;No.81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物理“三驱”课堂教学设计——以“电学计算复习课”为例

    杨中华;阮文静;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物理“三驱”课堂,能依据学习规律,结合深度学习理论,融入建构主义思想,落实新课标理念,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三驱”课堂教学设计遵循以标定学、以学定事和以事评教的设计理念,即学习目标依靠学习任务来达成,学习任务依靠问题解决来完成,问题解决最终服务于学习目标;运用了围绕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情境,情境创设引出学习任务,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有价值的问题串等构建策略.

    2024年22期 v.42;No.81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学改革与实践

  • 科学思维培养视域下的图像分析教学实践——以“图像专题研究”为例

    耿红;

    在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具体的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过程时,运用图像来定性、定量分析,往往更形象、直观、动态,使烦琐、不易接受的问题简洁化.初中阶段的物理图像教学常常是通过一些分散、不完整的实例来让学生认识,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处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北京中考物理试题中与图像相关内容的汇总分析,说明图像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并以两道试题为例,说明如何在物理图像分析研究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2024年22期 v.42;No.81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指向核心素养的“四动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电动机”教学为例

    郑丹丹;

    针对传统物理课堂被动输入、兴趣不高、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提出“四动课堂”的教学模式,指出其内涵及教学策略,并以“电动机”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多个课堂环节中按照“四动课堂”的模式来设计教学活动,即:心动——激发兴趣,触及心灵;脑动——用脑分析,提升思维;手动——动手实践,体验感悟;口动——相互交流,深化理解.通过“四动课堂”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4年22期 v.42;No.81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理科考试研究》欢迎投稿订阅

    <正>《理科考试研究》创刊于1994年,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等教育类期刊。全文收录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本刊以择优、择新、择实的理念,致力于发现和引介与时俱进的中学理科教育教学理论、实证有效的教学策略,关注教改前沿动态,牢牢把握“研究命题规律,提供考试信息,探索解题策略,指导升学复习”的办刊宗旨。文章覆盖“课程标准”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重点知识,介绍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进展,为理科师生搭建教学共长的交流平台。

    2024年22期 v.42;No.818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正>《中学物理》期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等教育类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重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择优、择新、择实的理念,竭诚为物理教学与研究服务,“关注教改前沿动态、探讨物理教育教学规律、荟萃教学实践成果”,是广大物理教师、物理教育科研工作者创新探索、分享教研的交流平台。

    2024年22期 v.42;No.818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